Camberwell College of Arts
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s and Design
Chelsea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
Wimbledon College of Art
伦敦艺术大学
 

伦敦艺术大学2014年暑期-曹老师带队游学记


2014年的暑假班,在我们期待中,终于启程了。这次班里98% 的学生是第一次到伦敦,而这些首次伦敦游的学生,都和我的第一次有着同样的期待“ 又老又旧,古板保守 ”。学生们落地后的一个星期内感叹,市区里大多数的房子都像是“老古董”,街道狭窄而曲折,好像缺乏我们印象中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感;除了议会大厦和白金汉宫还能看出一些过去“大英帝国”的辉煌,其他的真让人有“风光不再”之感。但是,我觉得伦敦就是一瓶珍藏已久的葡萄酒,需要慢慢品尝,才能体会到它的美妙之处。我曾在伦敦求学,工作,当两年过后的瞬间,我还真的渐渐品尝到了这杯美酒的滋味儿。

一切都那么顺利,在面对马航的第二次失事的新闻面前,家长们都以焦虑的心情等待着我们的消息。虽然有航班的延误,上飞机后,国泰航空公司奉送的好吃的晚餐,一扫我们的疲惫。美美吃上一顿,好好的睡上一觉,就这样顺利的,被在希斯罗机场等候已久的戴安娜给安顿好,上了大巴。一一安置到了寄宿家庭。


抵达伦敦的第一顿


圣马丁旧址

在太阳雨的眷顾之下,早上,我们启程去走了下我们上课的路线。必去的是在HOLBORN的CSM旧址。从住家到HOLBORN,再到 ELEPHANT & Castle。真是累坏了我们,但是,也阻挡不了我们对伦敦兴奋的发掘探索的欲望。下一站牛津街~ 我真的要感叹一句,我们这次的学生真棒! 虽然有将近10名学生是,<=18周岁,第二天的下午,他们分开小群体活动,各个都玩儿的很嗨~ 我放手让他们自己活动的担心,一扫而光。所以,在座的父母们真是不要低估了,孩子们在外的独立生存能力。

开学的第一天, 学生们早早到达学校前台休息区,都很遵守规则。注册完后,学生们都拿到了学生证,跟着教语言的老师们去了大教室考试,分班。分了两个班级,初级和中级。

终于进入了规律的上课节奏。这周是在伦敦传媒学院,也就是LCC,进行两个下午的平面设计学习,学生们学习着怎么用电脑制作明信片和DVD封套,以及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的“拼贴艺术”的尝试。昨儿下课后,我带着学生们参加了由语言中心组织的泰晤士河边漫步计划。暴走一小时后,我们吃上了美味的希腊菜肴。


语言测试与语言班上课


泰晤士河边

学生们经过两天的平面设计体验,今天是丰收的时刻,由于昨天老师留了作业,大部分学生昨晚工作到深夜,即使是这样努力,到要清理桌子时刻,学生们还在做画龙点睛的最后努力。课后,我带着几位学生参加了校方组织的伦敦涂鸦游走线路。学生们很是开心。


平面设计课 LCC


Bricklane 涂鸦之行

中午去了有机市场Borough market,眼看学生们都很投入和尽兴的对各色食品的,自选了可口的美食,饱餐后,我们漫步去Tate Morden。考虑到团里每个学生,我大概的讲了近代艺术史的发展史及怎么来欣赏我们将要去看到的在四层房间10与4号的艺术品。


Borough Market 小摊


艺术史简介及Tate Morden 展览参观

由于学生们反应昨儿Tate Morden的作品都太抽象,于是乎我很肯定的了解到他们会更喜欢今天的下午。果然,大家兴致勃勃的收获良多。看完,我带着大家去了学校组织的Friday pub night。终于学生们可以名正言顺的,不遭国内家长,老师的骂名,堂堂正正的来一次酒吧,感受英国的文化。对我而言,酒吧最吸引的地方则在于它的情调氛围。几乎所有的酒吧都装修得古色古香,厚重的橡木桌椅、雕花的门窗和楼梯栏杆、磨花的大玻璃窗面、漆得铮亮的暗褐色吧台以及那一排排亮晶晶的杯子都令我心驰神往。英国人很少像中国人一样去家中拜访、聊天,所有的邻里交往、朋友相聚基本上都是在酒吧中进行的。英国的酒吧总是很热闹的,特别是在周末,人特别多。基本上都是20岁到50岁左右的人群,男男女女,穿着都比较随意。最有意思的是他们在酒吧的神情,有的青年男女抱成一团亲热,全然不顾周围人头攘攘;有的举起酒杯,边走边舞,张牙舞爪,像螃蟹似的蠕动;有的木然地站在人群中央,冷冷地喝着酒,仿佛世界只有他一个人似的。


Tate Britain 艺术家伴随参观




英式酒吧

来了英国,那肯定要去温莎城堡呢~漫步在历史古城中,听着耳边传来的中国话,小伙伴们无语了,不禁感叹"中国人到处都是",这个现象好坏与否,小伙伴们众说纷纭啊~


温莎城堡前同学们倩影

圣马丁啊,圣马丁我们来了啊~你可把我们的学生们盼久啦!多么神奇的一个名字,在我从这里毕业后的几年中,圣马丁这个名字变得越发的魔幻。它联系着"功名利禄",使国人着魔般的,不惜一切代价来到这片乐土上。进入了“飞蛾扑火”般的怪圈。 圣马丁的任课老师那个专业,敬业的精神头啊~ 我都想来跟着他重头再学一次。趁学生在做东西时,和外教聊两国教育体制的差别,造就了学生间的差异等等。由于他教过很多中国孩子,他很清楚知道来教给同学们什么。这个简单的艺术设计课,老师教的是一个时尚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们都蠢蠢欲动的问了老师他们的问题及展示了他们的作品,老师也很诚实中肯的给了回答和鼓励。





两周已过去,我们分别去了Design museum, History museum, Science museum, National museum......今儿早上学生们都顺利分到国际混合班级来上早上的英语课。下午Chelsea的课程也有意思,老师一改往年沉闷的课题,来叫学生们动手放开画和做东西的训练开始了我们在Chelsea设计学院的空间室内设计课。两个老师精力旺盛,上课气氛活跃。她们一直和我强调他们很了解中国学生,多年前,她们去北京教过当地的学生。她们意识到,现在的中国学生,不再那么拘谨,以及害怕犯错,就在绘画中就能看出来,学生们都比较大胆,敢于尝试,跳出以往的惯性思考绘画模式。我要求她们讲讲这个课怎能对做作品集有用,对申请有用,今儿下午她们还会带来一些sketch books 给学生们欣赏。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做作品集。


室内设计 Chelsea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在伦敦的自由活动时间也越来越少,今儿下午是自由活动。我建议大家去Barbican看这个多媒体电子展和另外一个Jean Paul Gautier 大师的设计展很值得看哦。


Jean Paul Gautier 展览

暑期班快到尾声,大家都觉得有很多,太多想看的。。。。。那么,抓紧啦!昨儿去了白金汉宫,在伦敦多年的我,没想过要进去看看,觉得那还不是随时随地可干的事儿,直到要离开的那年,才觉得后悔没看到,今年来的是时机,女皇一家不在,开放对外,让我们一饱眼福。好金碧辉煌的屋子,感觉坐在里头会很有压力,生怕就弄脏,弄坏了家私。外头的御花园也值得小歇一看。今儿下午我们去Camden market. 走起~ 才踏入伦敦那周,觉得伦敦四年之内变化好大。带着学生走了这么多地儿,还是觉得伦敦在变化。今儿来的Camden market, 是伦敦多元文化的一个发源地,也是聚集地。多年前,它曾是朋克文化的发源地,在街上看到的都是成群结队的年轻朋克堆儿,气焰嚣张的,生活放浪不羁。这次来,这片乐土变得相当商业,开店做生意的老板从原来的本土人,转为第二国家人士,南美,土耳其,印度,中国,尼泊尔等等。真的是有意思的一个地儿,能为政府机构赚钱地儿,都是之前有特色的艺术地盘,等这片地儿做起来,原来的风貌都改变了,艺术家,音乐人撤离了,由于房租太贵。真心觉得搞艺术是件不容易的事儿。


白金汉宫 后花园和天花




Camden Town 市集及朋克文化发源地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这周是伦艺最后的一周,这周课程也是最商业的一个--视觉营销。我们在高高的牛津街LCF楼房的顶层上课,视觉营销的部分课程--橱窗设计。第一天是理论基础设计,第二天是实操设计。童靴们会觉得第一天稍微枯燥一些,也是因为英语的问题,老师长篇大论的在那儿讲外语,还加上我的又一次翻译,课程就显得冗长,繁复。第二天就是全新的一天啦!有一个女生说的很形象,这个和小时后玩得过家家很像哦。这不就是我们每个女生心中的梦想吗~ 赞! 所以,学好英语真的是关键。相信学生们各需所求的都从这个课程里学到了相关知识。



学生们从一开始嫌弃伦敦没有现代感,到离开时对伦敦的恋恋不舍。伦敦虽然古老,但并不古板,也不缺乏活力。在保护和尊重传统的同时,伦敦并不拒绝现代。伦敦的出租车依然是黑色的大甲壳虫,但装上了导航系统;伦敦的电话厅依然是古朴的大红色,但是装上了可以发送E-mail的键盘;为了让伦敦更具魅力,当地政府还聘请专业人士为这座古城设计宣传广告,将其打造成一个既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同时又非常“酷”的新形象。 大洋彼岸的国度,多么的令人神往,艺术造诣至高学府离我们并不遥远。怀揣着梦想,努力,奋斗吧。我期待着下次与你们的同行。

致我的学生们:
在这个年纪
不沉溺幻想很难
不庸人自扰很难
但我们要快乐,要开朗,要温暖,要诚恳,要坦然,要慷慨,要宽容,要有平常心。
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
对于困境与磨难 要微笑面对
多看书,看好书!


学生感想

在一个月的伦敦暑期学习中感受,在这一个月中生活向的收入大概就是对于伦敦这个城市有了新的和确切的理解和感受。亲身确实的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习惯和文化,而且要用英文交流对英语的口语、语感、和听力都有很大帮助~而且增强了与人交流沟通的信心。
专业方面在四所学校都有相当的收获!其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老师告诉我们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式,非常的有 趣而且非常重要。老师教导了很多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有拓展的自己动手实践和练习,这些虽然听起来很普通,但是其实我觉得是最重要的,在短期的课程里老师教了怎么想也指导了怎么做,剩下的可能性就是无限大的看个人了,我觉得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大的收获了:)~
在这次暑期学习中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在这期间自己多逛逛伦敦去逛些露天集市,在广场看看鸽子晒晒太阳,画画速写啥的。伦敦还是显得挺古朴的一个城市的喜欢爱画风景建筑速写的人的福音-。-……懒人可以去家门口逛逛超市,超市自产的一些东西还是挺便宜还好用,和一些友善的当地人聊聊天也挺好的嗯~
包月的交通卡地铁和工具都可以使用相当便利,英国的公共交通还是挺发达的了除了高峰期特别拥挤(当然比北京情况好多了)还有自由租借的自行车,刷信用卡租车,30分钟之内不要钱,可以还了再借,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取还,反正千万不要忘了还就是了很贵…… 比起学习上我能给出的还是生活上的感受比较多,因为设计真的是个很神奇的事情,你必须亲自去切身感受。我无法用确切的言语表达出来,所以请自己去感受自己所向往和憧憬的专业吧~                                      
                                      ----陈雪儿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英国,与第一次来的时候完全不同。没有大客车载着我们,自己看着地图找路,乘地铁乘火车竟无故生出一种自豪感。每天在一片清凉中早起,房东太太都会准备好一杯红茶然后笑着送我们出门。
一路去往学校都会偶遇到不少同学,一群少年怕迟到在街道上狂奔,却是满面的笑容,从来不知道上学路也能如此的快乐。最期待的还是下午的专业课,在自己的dream school学习的砰砰心跳还记忆犹新。闲暇时间在街上停停走走,偶然间发现一个精致的小画廊欣喜若狂。
周末在vintage的集市寻寻觅觅,突然发现一个有趣小物满心的成就感。同行的小伙伴都是潜力艺术家,有一个知音的时候是欣慰,而有一群知音的时候是热情。
                 ---- 陈瑾


顺利到达伦敦后,这个来自中国各地的20余人的小团队也行动了起来,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背景,年龄也从高中生,现役大学生甚至已经工作的摄影师和服装设计师。同要报考这所大学这个唯一的共同点也就这样让20多个互不相识的人走在了一起,在今后的日子里同舟共济,但当时的我所感到的只是团队中每个人非凡的实力,完全没有想到能和大家成为朋友命运这东西, 想来真是不可思议。
让我感到十分自豪的是,我们没有像传统的中国旅行团那样封闭,全程大巴旅馆举着小旗集团行动,见到景点就拿出手机"啪啪啪" 而是像真正旅居英国的留学生那样以自己的课余时间走遍了伦敦的每个大街小巷,像每个拿着报纸的伦敦人那样以地铁出行。
                                     ---- 孔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