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论艺 | 对话 Genaro Rivas:一位设计师穿越死亡、黄金与记忆的旅程

2025-10-23 来源:伦敦艺术大学北京代表处
可持续、循环、赋权——这三句箴言自伦敦时装学院硕士时尚创业与创新专业毕业生 Genaro Rivas 求学起,便贯穿其整个设计流程。从打造出秘鲁及拉美第一件3D打印礼服,到斩获今年 Visa × Vogue Business “Young Creators: Recycle the Runway” 大奖,再到第五次亮相时装周的全新系列发布,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这份“让时尚承载更深意义”的哲学,的确行之有效。不断自我挑战、以创新手法推动可持续,使他在英国新兴的循环时尚阵营中脱颖而出,成为开拓者。
 
我们与 Genaro 聊了聊他的时尚世界观、最新系列《A Golden Shroud》的灵感,以及在创建品牌的过程中如何持续创造与创新。

LCF 的学习经历如何影响并塑造了你的时尚观?
谢谢!其实我并不觉得自己“已经成就很多”,毕竟还在为品牌找买手。但 LCF 确实强化了我的愿景,让我有勇气继续追随热情、为时尚注入目的。能创办自己的品牌并一步步搭建,我深感幸运。
在 LCF 的时光是变革性的。课程主任曾提醒我要“享受当下,因为时光飞逝”,确实如此。在世界顶尖时装院校学习,不仅让我获得知识与网络,更坚定了我“有目的的时尚”这一理念。UAL 各学院之间的连接也极具启发。能成为 LCF  legacy 的一部分,我引以为豪,这份身份我带入每一个系列。

可以阐述一下你的时尚哲学吗?
很简单:给时尚一个目的。从我在利马的首场秀——为儿童医院筹款起,我就相信服装不应只是衣服,而应是一个平台。对我而言,这意味着与社区、独立匠人和学生合作,不仅创造服装,也创造机会。我的“有目的的时尚”是用设计打开门、创造公平工作,并为常忘记自身社会影响力的行业赋予意义。
打造协作环境、帮助被忽视的群体,是他极热衷融入作品的要素。谈起时尚哲学,他分享了一个关键故事:
“疫情初期,秘鲁封控极严,我在新闻中看到利马边缘的一群女性——靠回收、保洁等零工维生,停摆后只能求助食物捐赠。我联系记者,与她们对接,得知有人会缝纫编织后,便提议培训其他人。我寄去材料和设计,封城期间一起做了好几个系列。那次经历彻底改变我对时尚的理解——它成了社会影响的工具。”

由此,他连接了更多女性团体,并与可口可乐、Bioderma、LG 等企业合作。入读 LCF 后,他把实践转化为方法论:一门短期可持续课让他接触“循环性”,而硕士阶段,他在导师支持下将毕业项目从传统系列改为“匠人与设计师公平薪酬估算方法论”。
“我的时尚哲学始终围绕目的与协作,LCF 帮我界定并精炼了它。”

作为秘鲁人,率先在秘鲁和拉美做出3D打印礼服是什么感受?其他项目对你意味着什么?
“挑战巨大,也回报巨大。前提很简单:只用3D打印、无胶水无线迹。想破规则,先懂规则。”
另一个他自豪的项目是可给手机充电的羊驼毛外套。但最有意义的,是与利马一家零售商合作的系列:他坚持可持续材料与为女性小商户付公平薪酬。“Mariza 和她的编织团队不仅完成该系列,后来还被零售商聘去做其他项目——这就是‘有目的的时尚’:创造持久机会,打破隐形天花板。”

为了这件3D打印礼服,他用最基础的 MakerBot Replicator 3,开发模块化结构,像拼图一样组装成柔韧“布料”。最大难点之一是把“省道”等制版技术融入无传统辅料的设计。
这段经历打开新大门。在最新系列《A Feast for Crows》中,团队继续用3D打印打造 oversized 乌鸦头骨等雕塑配饰。灵感源于他在库斯科教堂看到的壁画《地狱的虚构》《死亡之凯旋》——“整个系列谈的是死亡、重生与转化。”
(谈及未来时,他正准备在2025年9月伦敦时装周发布第五次官方秀——《A Golden Shroud》。)

“9 月的伦敦时装周,我将带来《A Golden Shroud》。灵感来自秘鲁高地库斯科与瓦罗地区的安第斯巴洛克教堂。黄金、阴影、寂静与地狱之间的对话,让我深感神圣与尘世的交织。
壁画《死亡之凯旋》传达‘死亡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这成为系列核心:穿越黑暗的转化。我没有用传统花卉或季节图案,而是聚焦痛苦、重生与意外之美;金色不仅是颜色,更是韧性的象征。柔和廓形与壁画中刑具印花并置,脆弱与强烈冲撞。

\